编者按
从2006年第一批“走出去”在中国香港设立第一个境外子公司——南华期货(香港)有限公司,到2018年南华金融(英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从小试牛刀到实现全球布局,南华期货国际化战略第一阶段完美收官。一个横跨亚美欧、覆盖全球24小时的,以衍生品交易、清算和服务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横空出世。南华期货国际化之路的探索实践十五载,风雨兼程,岁月峥嵘,硕果累累。今天,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南华期货的国际化也站在了全新的起点上。
今天请继续关注“国际南华系列报道(六)”。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战略。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风险管理始终是企业和投资者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
作为首批赴中国香港设立分支机构的期货公司,南华期货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始终坚持参与推动中国期货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全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同时积极进取,努力把握“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有利时机,推动服务“引进来”各项业务发展,充分利用已有“三大洲、24小时”交易服务体系,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双向开放,全力服务中国与国际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稳步“走出去” 服务企业全球风险管理
自2006年以来,南华期货积极进行全球布局与业务拓展,在服务“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不俗业绩。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对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扩大,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也在持续拓宽。面对日渐复杂的市场局势,南华期货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强调“重合规,防风险”的管理原则,在增强自身风险防御能力以及危机应急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提升国际化业务相关能力,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紧跟国家战略,推动境外业务全球布局。在如何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上,南华期货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及时调整自身发展规划,保持公司境外业务方向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
横华国际在香港展业初期秉承国际化探索与服务企业“走出去”的理念,以商品期货代理为主,并依靠上手进行交易清算。因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上手信用风险案例,为更好地服务客户,南华期货在增加外汇、资管等业务的同时决定涉足清算业务,降低上手信用风险,决定向美国拓展,并于2013年成立了南华美国有限公司。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不断落实推进,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参与到新加坡的大宗商品贸易与衍生品交易,南华期货为满足客户需求,又决定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横华国际金融(新加坡)有限公司。2019年,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为服务欧洲客户、拓展业务领域、形成服务体系,又成立了南华英国有限公司。南华期货全球24小时服务网络,加持投研、清算及产品服务,为客户“走出去”提供全业务、全场景的金融服务。
满足客户需求,强化风险管理业务。在目前“走出去”的企业服务需求中,最主要的是风险管理需求,包括价格风险与汇率风险。南华期货境外子公司利用其全球布局、众多牌照与清算业务的优势,较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比如,横华国际利用其新加坡交易所的交易及清算会员资质,为产业客户提供三方面的服务:一是提供铁矿石掉期等交易服务。该公司通过新加坡交易所掉期业务锁定铁矿石等品种远期价格。二是提供锁定进口铁矿石等商品所需美元的汇率风险的机会。国内公司一般是用美元购买铁矿石等商品并进口至国内,其美元货款一般通过新加坡交易所人民币期货进行汇率风险管理。三是利用自身的新加坡交易所清算会员资质为客户提供清算服务,并在客户作出掉期交易和人民币期货交易的决策过程中提供风险管理方案供其参考。横华国际目前主要服务的是产业链客户,服务内容包括价格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管理以及清算和其他增值服务,可谓“一站式服务”,受到不少客户的青睐。
辅助增值服务,提升客户交易体验。产业链客户在参与套期保值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交割或期转现业务,横华国际经过持续提升,熟悉交易所规则、流程,能够在客户交割、期转现等环节提供辅助增值服务,有力推进产业链客户风险管理与贸易落地。对一些有意发行增发股票融资的机构,横华国际可以提供承销业务服务,在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的同时,解决了客户畅通融资的问题。另外,横华国际还能向“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推荐中介机构、介绍境外市场监管规则、协助与境外监管部门和交易所进行沟通等贴心服务。
投资全球,积极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自2006年在中国香港设立分支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一直是南华期货的战略规划并不断推动落实。目前横华国际旗下横华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横华国际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作为南华期货的“孙公司”是南华期货在境外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支点。横华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大中华区及亚太地区市场的客户开发,结合研究部门的产品设计和策略研发,开发投资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基金产品,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主要业务线包括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业务、资产管理专户业务提供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服务、依托开曼全资基金公司NANHUA FUND SPC开展境外基金业务、提供多类别投资顾问服务等。横华国际资产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新加坡亚太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基金管理(VCC构架)、家族办公室、宽客(量化投资家)孵化器等资产管理业务。在我国扩大开放的今天,利用已有网络与渠道,充分发挥境内外资源“互联互通”优势,投资全球,利用南华期货及其境外分支机构的内外众多资管牌照及目前QDII、QFII、RQFII等双向投资政策,为机构、高净值客户个性化设计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充分挖掘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机会,更好地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加快“引进来” 引导境外客户“投资中国”
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明确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自此,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入快车道。南华期货作为第一批前往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中资背景期货公司,充分发挥其在中国香港、新加坡、芝加哥、伦敦设立分支机构,在全球各主流交易所拥有超过15个以上的交易席位及CME、LME、SGX、HKEX等10个以上的清算席位的有利条件,积极帮助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RQFII通道、沪伦通或沪港通、深港通通道参与境内资本市场和以境外特殊品种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境内期货市场的能力。
引入境外资金,让国内资本市场成为全球资产配置高地。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与2020年新冠疫情的考验,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鲜明,中国经济全球增长引擎的作用更加突出,中国投资环境全面优化深入人心。随着A股被先后纳入MSCI和FTSE GEIS指数体系,中国资本市场已成为国际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标的市场。这为南华期货境外分支机构的业务发展创造了空前的机会。刚开展资管业务时,横华国际全部做境外商品的CTA策略,后来参与QFII、RQFII及沪港通、深港通业务,开始把A股作为重要业务,随后将衍生品市场国际化特定品种也纳入策略组合。
随着2019年QFII、RQFII额度取消、2020年中国证监会将QFII、RQFII资格和制度规则合二为一,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存托凭证、股票期权、政府支持债券等,并可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及债券回购交易,境外投资者配置中国市场的领域更广、积极性更高,必将促进南华期货加快对接境内外市场的步伐,打造黄金投资通道。另外,随着沪港通和深港通的进一步发展,北向资金规模扩大,仍将是香港投资者和国际资本投资A股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内地投资者观察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视角,南华期货借助多年在香港开展资管业务的优势,将深耕沪股通、深股通业务。
开发国际产业客户,提升大宗商品全球定价影响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与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参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竞争的国际产业客户来说,利用中国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已不可或缺,规模亦日渐壮大。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对外开放期货品种达到7个,包括原油、铁矿石、PTA、20号胶、低硫燃料油、国际铜、棕榈油。据有关人士分析,为深化对外开放,国际化品种数量将持续增加,同时通过跨境商品期货ETF、结算价授权、推出结算价交易指令等方式,期货及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的形式将更加多元化。目前横华国际旗下机构已拥有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境外经纪资质,持续推介国际投资者参与国内特定品种交易,已经并将继续开发境外产业客户参与国内国际化品种交易。有关资料显示,已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70家境外客户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包括英美资源集团、嘉能可、拓克等大型国际公司。目前,铁矿石期货已发展成全球交易量最大、唯一采用单一实物交割的铁矿石衍生品;原油期货境外客户日均持仓占比近四分之一;PTA已经成为全球聚酯产业的价格风向标。随着境外投资者参与度的稳步提升,中国重要大宗商品国际定价影响力将持续提高,特定品种交易将成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产业链、价值链竞争的重要方式,成为风险管理与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中资背景期货经营机构提供了重要的本土发展机遇。
树立南华国际品牌,提升海外客户服务能力。在“引进来”上,南华期货一方面将国际优秀的行业服务管理经验引进国内,同时着力引导国际客户合理了解、学习及参与境内许可的金融产品交易。据介绍,南华期货旗下子公司已取得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境外经纪机构资质,在开发国际市场投资者参与国内特定品种交易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并在助力境外投资者实现实物交割方面有了成功经验。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提升面向境外投资者的服务能力,引导境外投资者积极参与中国衍生品市场交易。
公司凭借境外积累的资源,建立企业客户和交易所、海外金融机构的交流机制,开拓企业在国际业务中的视野。比如南华美国旗下的CII机构陆续培训企业了解期权业务,更好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服务企业。随着南华期货全球布局的基本完成,为公司24小时不间断运营奠定了基础,各子公司实现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实现客户的引流和相互转化,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面向未来,南华期货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充分利用在中国香港、新加坡、芝加哥、伦敦四个重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布局,发挥分支机构在各地区的服务优势,致力于提升面向境外投资者的服务能力,让境外投资者更好地参与中国金融市场。
融入“双循环” 助力高质量双向开放
2020年11月,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根据新发展阶段、新历史任务、新环境条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今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的总指针。
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去年12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多措并举,进一步扩大期货市场双向开放。在“引进来”方面,将持续扩大特定品种的范围,优化制度环境,提升境外交易者的参与度,支持具有良好声誉和经营业绩的金融机构进行参股、控股境内期货公司,并将研究境外执业资格的认证机制,进一步便利境外专业人员在境内进行从业。而在“走出去”方面,证监会将进一步支持境内期货交易所与境外交易所、境外金融机构开展结算价的授权合作,支持境内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设立、收购、参股境外的期货类经营机构,支持期货公司通过向境外的子公司进行增资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境外子公司的资本实力,提升跨境服务的能力。
南华期货作为首批参与国际化的期货经营机构,已在服务“走出去”方面耕耘了十五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引进来”方面也积极探索,成功推行了多项业务,并将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加大投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深耕国际化。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两条腿走路,积极搭建全球客户与中国金融市场的桥梁。南华期货境外业务负责人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在高水平开放中引入大量的国际投资者,有序推动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动,进一步改善投资者结构,推进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品体系,打造全球衍生品定价中心。
面对“双循环”的新形势,南华期货闻风而动、顺势而为。南华期货在已有横华国际香港、美国、新加坡和英国四分支机构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一级部门——国际业务部,通过国际部与横华国际的通力合作,在已有政策框架范围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强化已有服务模式,使得“走出去”“引进来”业务更加顺畅、规模再上台阶。同时,南华期货为做大做强境外业务,按照之前战略规划,落实增资工作。
据了解,南华期货在2021年4月2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横华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完成增资股份登记,并取得香港公司注册处发放的申报回执。增资完成后,横华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实收资本达7.17亿港元。同时,南华期货在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将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如特定品种交割业务、特定品种非标产品串换、场外衍生品交易、期现结合、含权贸易等,相信随着国际投资者参与国内市场程度的加深,合作将持续深化,南华期货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更多的业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