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第12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开幕,大咖荟萃

作者:华尔街见闻来源:发布时间:2018-04-21 10:52:38

本届论坛将以新时代、新价值、新作为——期货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大宗商品、“保险+期货”、期现结合、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全面总结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模式,深入探讨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期货及衍生品行业立足服务实体经济,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相结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展现行业包括期货分析师队伍不断探索、勇于担当、坚守初心、不断进取,以专业服务大局、服务实体的精神风貌,展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建设金融强国的美好未来。

以下为媒体问答整理:   

提问:本届分析师论坛以“新时代、新价值、新作为——期货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期货行业改革发展的宗旨与担当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朱所长:国家提出我们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口号,金融服务服务实体经济是国家希望我们金融机构做到的,从我们这个行业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服务实体经济是我们的生存资源。

我们期货市场发挥的新价值,就是我们的定价功能。我们会考虑期货价格能不能成为现货市场交易的基准,我认为这是我们期货市场未来要长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落点。

以期货价格作为基准来给现货价格定价,一直以来期货市场所说的期货功能的发挥就是我们期货功能价值所在。推动铁矿石国际化就是一个典型,推动铁矿石国际化的最大的立足点是我们进口的海外铁矿石以期货价格作为价格谈判的基准,这样可以发挥大商所的铁矿石的价值。

提问:我们原油期货上市,铁矿石马上要放开,外资持股比例要放开,我们作为期货研究所,在国际化背景下怎么体现新价值和新作为?

中信期货研究咨询部副总经理刘宾


中信期货研究咨询部副总经理刘宾:在国内,在博鳌论坛上也是比较热门的话题。我们看到贸易摩擦加速金融开放的步伐,其中原油国际化就是中国在大宗商品领域增加定价权的一种表现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期货市场的应用引导改变中国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在未来期望值非常高,应该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这种定价方式在国内广泛出现。

虽然大宗商品正在走向国际化,但是光是国内的市场活跃程度就可以体现出来我们自己的定价权还不够,怎么样跟国际接轨,这是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方向。    

提问:永安期货研究中心经理王金,我们这一届论坛推陈出新,这么多年参加分析师论坛,今年有没有什么新的感受,我们的期货分析师大会跟以往的几届相比,目前的期货分析师在职业规划和研究方向上发挥的作用跟以前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他们有没有什么特点?

永安期货研究中心经理王金

永安期货研究中心经理王金:今年的期货行业,我自己的感受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整个期货公司整个业务模式上面,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上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我们公司为例,创新业务风险管理包括衍生出来的财富管理的相关业务越来越大,这个体现出我们整个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加强。

提问:我们知道政治原因,伦敦交易所把俄罗斯铝业的交割权取消掉,俄铝把货拉到交易所进行交割,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因为国内的老百姓不太理解,或者说我们也不太理解,就是这么大的交易所说停就把这个公司停掉,等于说逼死一家公司?

南华期货副总经理、研究所所长朱斌

南华期货副总经理、研究所所长朱斌:世界是平的,就是说全球化,这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产业化分工,就是对全球化的证明,历史证明、事实也证明,但是对个体来说不一定,特别是以前全球化最大的得力者应该是跨国公司,它导致贫富分化,所以说,全球化的反弹,美国特别的明显,特朗普上台以后,导致全球化逆流。所以说,俄罗斯铝业的全球化,一旦经济遇到政治,经济就放在第二位,政治是第一位的,所以说,俄罗斯面临美国的制裁,或者说英国和美国打压俄罗斯,对中国来说也是提醒。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推手,我们中国最希望全球化,但是全球化有政治风险,我觉得经济在当前这个时代,政治因素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成为不可忽视的风险,或者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俄罗斯如此,对中国也是如此。    

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中国有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一旦海外市场受限,国内的消费市场把大部分的销量消耗掉没有问题,上海的交易所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一点,最核心是国家的基本面,中国跟俄罗斯相比最大的优势是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这是全世界都不能忽视的。  

提问:为什么场内期权活跃不起来,场外期权的活跃度这么高?他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既然场外期权的灵活度已经比较高,为什么不把这个东西给规范化放到场内或者是类似的一个制度安排?

华泰期货上海研究所副所长陈玮

华泰期货上海研究所副所长陈玮:场内的期权跟场外的期权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它上市的时候也是以稳定为主,拿现在已经上市的白糖和豆粕来说,在很多油厂做豆粕的场内期权量的问题上,量不够,现在套不上去,跟他实际的贸易量完全不能匹配的,所以,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如果大的产业客户没有办法进入到这个市场的话,你定价的标准上面就会出现偏差,对于场外期权我们公司大部分是以产业客户为主,就是相当于滚雪球,你的资本市场就是客户为主,他们愿意投资资金,可以相对活跃这个市场。场内由于本质的机制差异导致了现在的问题;还有就是看到同样做一笔操作,场内跟场外相比存在一些劣势的地方。

提问:你们预期期货市场的国际化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中信期货研究咨询部副总经理刘宾:贸易摩擦背景下是否是对期货市场的一个机遇,从全球的大环境来看,目前的贸易环境,以前是和平发展,不过现在有可能是大时代的来临,也就是说,我们十九大也好,中央领导也好,一直在贯彻我们中国的崛起,如果中国崛起顺利的话,那就是国际秩序的重新洗牌。在大环境下,不但对期货交易所期货品种是一种机遇,对于参与这个行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是很好的机遇。对于金融开放和期货国际化呈现的特点和挑战,我认为还是关注国际大环境,如果国际大环境在和平的环境下发展5-10年,肯定是蓬勃发展,然后会呈现出特点与挑战。首先第一个挑战就是国际环境局势的恶化,贸易环境的恶化不利于贸易的发展,包括国家品种和投资者之间的自由投资。国际化背景下,我们原油和铁矿石,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国内上市的品种来对比,比如说我们金融期货,国债和股指,但是国债和股指从规模交易量来看,跟现货产业是不匹配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推出的国际化品种要以后走上正常交易的道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需要成熟的投资者来参与,可能也需要期货行业和期货公司的研究所去协助成熟的投资者参与这个品种。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

机遇变大,贸易摩擦会出现什么结果?价格波动加剧,实体企业的盈利受影响加大,需要的这种风险对冲工具增多,这是最直观的理解。衍生品对于它们来说就是一个风险对冲很好的工具,也是对我们现有的品种来说有利的一点。再从定价的角度上面来看,我们现在定价权大部分都是在国外,我们有色看伦敦为主,铁矿石看新加坡为主,现在打贸易战就把全球贸易化走向一定的封闭式,我们以前需要看国外,现在是不是可以借这个机会,迅速发展自己的国际化,把定价权拿回到国内来,这是一种机遇。你封锁以后,我们做强,不管是原油国际化,还是铁矿石国际化,甚至说中油,我们都是在争夺定价的方式,所以有品种对冲的机遇,还有大宗商品定价权的机遇

浙商期货研究所所长徐文杰:原来我们做期货也好,做衍生品也好,是对冲风险,但是要注意贸易摩擦是前所未见的,它的持续时间或者是展开方式大家没有见到过,所以我们用衍生品对冲风险的时候会因为这次贸易摩擦遭遇额外的风险。原来的利润关系会面临非常大的波动。一句话,传统的衍生品操作模式涉及到进出口时,在贸易摩擦的情况下要管理对冲风险。

提问:前阵子关于场外期权叫停的事情,我想问一下只有场外个股期权通道业务叫停,还是商品业务期权也受到了冲击,对期货公司的业绩影响是什么? 

  浙商期货研究所所长徐文杰

浙商期货研究所所长徐文杰:场外期权的本身就是一种工具,但是之所以叫停,最大的考虑是,现在的机构也好,还是私募也好,都把它当成一种工具。主要处于这种考虑,管理层担心利用期权放杠杆的工具之后会造成金融风险,这主要是跟目前金融监管去杠杆的目的是相关的。

中信期货研究咨询部副总经理刘宾:场外的期权跟场内的期权加上期货三个工具做风险管理是非常好的组合。风险管理在每个时间段的波动用各种风险来做的,时间不一样,用不同工具来进行配置

我们衍生品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衍生品市场不能做得变样,变成纯金融工具或者变成放大杠杆,这样会影响风险的扩大,最开始监管层关注到这一块,后来商品经济融入到这里面,也在防止进一步扩大,现在限定后,也是规范化的一种手段。

华泰期货上海研究所副所长陈玮:单独从商品期权来说,私募完全是不能做的。对于产业这一块,还是继续鼓励,涉及到是不是服务实体的企业,各种扶贫的品种都是场外期权比较重要推进的一个方向,所以,一边有它的严监管,一边还有它不断开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