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21日,由中国期货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期货分析师暨场外衍生品论坛将在杭州黄龙饭店召开。本届论坛以“新时代、新价值、新作为”为主题,围绕大宗商品、“保险+期货”、期现结合与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总结期货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模式,深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的需求特点。
在20日下午的专题活动中,交通银行总行金融机构部总经理童学卫作了致辞。
期货市场是最具有国际化特征的金融市场,3月26日,我国首个对外开放的境内特定品种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原油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目前交易量稳步增长,突破两千亿元,保证金规模最高达70亿元。一周前,证监会也宣布大商所铁矿石交易。铁矿石国际化近在眼前。上个月PTA交易期货引入交易规则完成,国内商品期货引入国际化序幕逐步拉开。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积极抓住国家战略部署带来的市场契机,结合专业化、多样化、精细化的市场工具,提升自身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那也是自身的内在需求和责任。交通银行是最早的期货市场合作银行,1992年国内期货市场诞生初期就已经获得了期货结算银行的资格。在期货交易所、期货公司等各类期货市场主体多年的支持下,银期合作业务作为交行的特色业务,始终走在全行的前列。
新常态主要还是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这个过程当中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对于产业来说是非常痛苦的,银行这边也是非常痛苦的。伴随着新常态进程,还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还有汇率机制的一个完善,一个形成,网络财富管理等等,所以在新常态下,期货市场还是最好的一个市场,能够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所以银行也是大有可为的。
银行怎么来风险管理?他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信用风险方面
银行要借助于期货市场,第一个还是一个融资上的多样化,现在三个商品交易所已经开通了商品质押融资,不仅是先押后贷,同时先贷后押这一种方式都是可以做的,现在企业进行动产的质押是风险很大,银行这几年冒出来的商贸,像流通领域,风险小的多。第二个套保也作为一种征信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现在我们国家套保的投机的还是比较多的,有这一种误区,国外越是套保越是敢放贷款给你,银行这一方面还是不足的,他认为这一方面还是要加强。
第三个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作为试点,交行也是保险+期货,保险标的物还是很可靠的,交行也想参与进来做这样的一个试点。
第四个就是中部的CDS,交行目前也是申请作为风险评审,银行核心交易所买一个保证,信用风险方面,还有在市场风险方面主要是利率、汇率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方面,也是大有可为的。
第二个就是投资方面
一是仓单质押,第二个就是期货投融资,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一个支持上面。第三个就是保险+期货这一方面也要探索,我们也要积极的配合交易所在市场平台这一方面的建设。最后一方面就是产业推广,需要有一个推广和知识普及的过程。